959网络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焦点人物 > 正文

【文萃】美学共同体视域下网络直播平台的建构

作者:habao 来源: 日期:2020-6-23 1:06:00 人气: 标签:焦点人物事件材料

  统计数据表明,网络直播平台服务数量已超500家,用户规模接近3.92亿。新技术和资本驱动下的深度社交促使网络直播平台必须由美学共同体向共同体,建构成为引导网络直播平台良性发展和网民有序参与网络公共生活的关键。

  美学共同体是网络直播平台中分布的“趣缘共同体”的理论渊源和表征原型,它的脆弱性和短暂性决定了美学共同体不具备真正共同体的约束机制, 故而只能产生极其微弱的社会整合作用, 导致美学共同体内部的乱象丛生。

  理想的共同体是一个规模有限且完全封闭的真正共同体,能够排除一切外部的干预力量,保持内部思想的高度一致,达成并维持长期的共同理解。历史的发展证明,机械运输方式的出现已经逐渐攻破共同体的城墙,“距离”这个曾是传统自然家园防御体系中最难克服的因素,也已失去了它的隔离意义。网络信息技术更是将这种意义到极致,信息流成为于其物质载体而高速传递的单独存在,内部与外部的界线愈加模糊,个体散落在社会各处,日渐向原子化的趋势发展,不确定性和孤独感日益增强。尽管如此,人们对安全感的追求却没有止步,个体需要寻求新的途径以重新获得安全感。为此,霍布斯鲍姆提出以“身份认

  同”代替共同体。个体试图在这个日益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建构身份认同来寻找些许确定性聊以。事实上,“身份认同”却并非一个完美的替代品,因为它本身就意味着差异存在,个体只能以偏概全地抓住某些“钉子标”作为其建立身份认同的关键因素。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将这些“钉子标”描述为“钉子共同体”,也即美学共同体,是指那些以焦点人物( 偶像) 或焦点事件为中心,吸引不同个体暂时地挂在这枚“钉子标”上,为个体提供临时确定性与安全感的共同体。

  美学共同体的第一个特征是脆弱性和短暂性。共同体基于伦理意义形成,其主要工具是权威,个体源于而自愿服从与认同某种准则。美学共同体则是一种美学意义上的陌生人社群,是碎片化与大众消费文化的产物,其主要工具是名人的榜样力量或焦点事件的轰动效应。当人们再次回到充满不确定性的现实社会时,刚刚产生的安全感也随即消逝。作为在现实生活中毫不相干的陌生人的集合体,美学共同体之间不会产生深入而持久的联系,只能临时相处,试图从中寻找长期安全感的做法将不可避免地使个体感到失望。

  美学共同体的第二个特征是管制方式的隐蔽性。美学共同体能够在没有真正共同体的情况下魔术般地令人产生共同的体验,既让个体体会到归属的快乐,又不会产生任何被或被规训的不适。个体对与确定性的追求悖论似乎在此和解,但事实上其仍在被隐蔽迂回地管制着。因为美学共同体中的管制方式以一种更为隐蔽、潜匿的形式存在。焦点人物和焦点事件牵引着人们的注意力,并引导着人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与看待问题的态度。

  当代共同体主义的代表人物麦金太尔认为,以共同利益为纽带的人类共同体是人类德性赖以存在的基础,在后现代消费语境下, 美学共同体不仅没能使个体同时享有与确定性的安全感,反而从根本上消解了个体的意识,这是其悖论之所在。

  作为由兴趣爱好集结而成的“趣缘共同体”,网络直播平台直播间内虚拟社交群体的社会交往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美学共同体意义。与此同时,资本驱动和新技术的介入进一步了美学共同体理论的原初预设与界定,促使陌生人之间开展深度社交成为可能。

  经济学的长尾理论认为,几乎任何以往看似需求极低的产品在网络时代都有可能被消费者接受并为之买单。透过看似疯狂的网络直播狂欢的,网络直播平台的运行暗含着某种规律性的逻辑。在网络直播活动中,主播(特别是“网红”主播)是直播平台运营的核心,也是网络直播平台吸引粉丝用户最重要的“钉子标”。为了吸引和留住粉丝,“网红”主播在直播期间需要时刻注意维持自己的“钉子标”魅力,抓住粉丝心理,打造契合受众心理需求的直播节目。虚拟集体活动场景使粉丝体验到了久违的“热闹”感觉,以游戏主播为“钉子标”形成的美学共同体为其提供了短暂的安全感,个体的孤独与不安的情绪会暂时消失。

  主播和粉丝的联系内嵌于资本逻辑之中,主播通过情感劳动生产出来一种可以用虚拟货币进行交换的“商品”。在资本运作和直播技术的推动下,情感实现了生产、交换和消费的商品化过程,并为资本。“打赏”的资本运作机制进一步促进了情感的市场化,不断放大受众的真实情感需求,情感逐渐成为平台方和主播攫取财富的生产资料,进行着生产与再生产。直播平台中的情感异化现象是马克思所的“劳动异化”现象在当今网络社会的重要表现。

  从本质上看,虽然网络直播平台在很大程度上呈现了美学共同体意义,但是随着新技术的日渐渗入以及平台本身的技术创新与进步, 网络直播平台在某些方面已经了美学共同体的原初设定。当没有或只有偶尔少量的资本注入时,双方之间的关系仍然符合美学共同体所表征的临时共同体状态,一旦某些粉丝针对某一位主播进行大量的资本投入时,主播也会立刻关注到他们并立即给予线上或线下的回应,临时互动向深度互动转变。这就不难理解为何那些在现实生活中缺少亲人陪伴的未成年人粉丝会极度某位主播,并乐意一掷千金购买虚拟礼物或虚拟货币打赏令他心仪的主播, 新奇感与心的背后是强烈的存在感和陪伴体验的需求。

  不可否认,这种跨越时空障碍的双向实时互动使人们形成了新的认同体验与认知情感,网络空间出现了各种依据不同需求集结而成的虚拟共同体。然而,陌生就意味着个体之间没有义务与责任的牵绊,人们享受到了看似毫无责任约束的与轻松。网络直播平台的发展冲破了传统社会关系的边界,陌生人社会交往代替了熟人社会交往,正在给网络直播平台的秩序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个体之间的疏离导致出现社会信任危机,而信任却是共同体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以及个体安全感生成必不可少的条件,一旦缺乏信任和信任关系,共同体将失去凝聚力。以网络直播平台为引擎的网络社会人际交往呈现出陌生人深度社交发展的趋势。这对网络直播平台提出了责任和义务的价值,要求它以对美学共同体的作为突破点,建构起具有约束力的共同体。

  状况受制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其一,产生的逻辑前提是人的需要。其二,产生的直接动因是社会关系。其三,产生的主观条件是人的意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把置于社会经济基础之中,从根本上解决了本身的客观性和发展的规律性问题,了被各种网络直播乱象着的,找准了网络直播平台建构的着力点。

  只有符合真善美价值要求的直播节目才能顺利地走下去,为受众所认可。可以说,介入网络直播平台的资本运作轨道将给平台带来巨大收益,实现平台方、主播群体与粉丝群体的多向共赢。综观网络直播平台、主播群体与粉丝群体的实际需求可以发现,联结三方的共同支撑点正是人们对内在确定性和安全感的需求,提供安全感是共同体的特有功能,建构将使这种安全感变得更有保障、更有温度。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设要求对网络直播平台的价值引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加强网络直播平台的内容建设。另一方面,提高网络直播平台用户的水准和文明素养。

  第二,强化网络直播平台的法律规制,加强网络规范的制建设,将最基本的规范和伦理底线具体化为网络直播平台及相关行为主体必须遵守的网络制度法规。

  第三,塑造网络直播平台的现实生活意义,促进实现美学共同体向共同体转换。人类存在的超越就在于责任,责任使个体意识到其生命潜在的意义。当网络直播平台用户都能清晰地认识到自己为什么负责、对谁负责以及如何负责时,自律将成为一种自然状态,共同体建设在自律与他律的双重推动下将指日可待。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科学》2018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网 /摘)梦见放炮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